来源:雪球App,作者: 铜板二代1912,(https://xueqiu.com/1785441490/314221522)
白银作为货币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涉及多个朝代和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以下是白银货币史的概述:
• 唐代:唐代中晚期,白银开始具备货币功能,称为“铤”。这一时期的白银主要用于纳税、上供、赏赐和大额支付等。
• 宋金时期:白银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在国家财政和经贸活动中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宋铤的形制和用途都有所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
• 元代:元代初年即以银纳税,白银在货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成为价值尺度。
• 明代: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变革转型时期,以货币白银化为核心的货币制度变迁是这一时期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明初建立宝钞货币制度,禁用金银交易,但随着宝钞制度的弊端日益严重,白银逐渐为市场和政府所接受。到了明代中叶以后,白银成为主流货币,完成了中国货币制度步入银本位制的历史进程。特别是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最终使银两平民化,在政府的田赋、徭役、专卖收入、商税、矿税、关税等财政收入方面无不以银纳税,传统白银的使用在国家财税功能的基础上也逐渐向外延展。
• 清代:清代中期以后白银渐向外输出,尤其鸦片战争以后白银大量流失、外商纸币流通于市,迫使清政府创立国家银行发行中国自己的纸币。但是,这并没有促使中国的货币制度由银本位向更先进的信用货币制度转变,中国的货币市场呈现出传统银两、新式银元、铜钱、纸币并存的复杂局面,这一局面终结于法币的实行。
• 白银与国际贸易: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打开了全球贸易的大门,源源不断的白银通过贸易途径进入中国,极大满足了中国市场上的白银需求。白银的富足促进了明清手工业、出口贸易的发展。中国白银时代的来临,是大航海时代和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白银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我国银本位的衰败。据有大量黄金的西方列强,可以用黄金购买中国的荼,丝,粮食。白银在中国和黄金的比值是1:7 退化到1:20 大量中国的社会财富被列强通过金银比和鸦片转移到西方
白银的货币化不仅标志着中国货币制度的演变,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国家赋税制度、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