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作业学生超爱做?13个答案供你参考丨微周刊

什么样的作业学生超爱做?13个答案供你参考丨微周刊

然后,把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放权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以及作业要求。学生还可以自己设定作业完成的数量、完成的时间、完成的进度。

(刘春生)

2

让学生自己做作业“导演”

根据发现和喜好,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和参与评价。此类作业主要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我的作业设计”这个板块中自由、自主地表达出来,当然,也可以通过招募“演员”表演你的作业。

比如,学生学完某个单元或主题之后,可以制作读书卡,还可以让爱好画画的同学自己设计栏目的名称或格式。

让“好词好句串串烧”代替传统的抄写,或将本单元的主题词汇和句型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也可以给自己的作业做适当的“装饰”,根据自己的喜好配上图画或者花边,使之看起来更加赏心悦目和个性化。

3

合作作业怎么样?

同学友情合作,例如,在学习了食物这个单元后,我让孩子们根据食物金字塔设计自己的营养食谱,这个环节就可以让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这样,每个孩子都会分配到相应的任务,有的负责搜索肉类,有的负责搜索蔬菜类,还有的负责查阅相关的英语单词。

孩子们首先各自回家查阅资料或询问父母,做好记录。然后在自己小组内讨论、分享,最后设计出自己小组的营养食谱,并用英语介绍。这样的方式不仅增添了作业的趣味性,而且帮助学生巩固了英语单词,培养了合作意识。

家长亲情合作,小学低龄段,可以让学生做家长的小老师,教会父母一些单词或句型,这可以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彭雪玲)

4

让孩子做一个“作业设计师”

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内容后,我们设计的作业是:请同学们设计一条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标语,比比看谁设计的标语更准确、有新意和能打动人。

为了设计出合理的作业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必然会对教材内容深入分析比较,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寻找相关的资料进行佐证,对知识高度提炼,全面有机融合。

这不仅达到对知识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孙明霞)

5

形式变一变,喜欢就会加倍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找一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2.做一做:利用我们身边的东西,做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3.涂一涂:在它们的外表上涂上不同的颜色。

4.说一说:向家长或同学说一说它们的特征。

这样,通过自己的找、做、涂、说,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表面有了深刻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

(刘善娜)

6

作业不是写出来,而是画出来的

学习《昆虫》的内容后,我们设计的作业为:试画出蝗虫外观图。

为了能把蝗虫画好,许多学生再三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插图,有的同学干脆到野外捉来蝗虫进行“写生”。

伴随着作业的完成,学生对蝗虫的印象深刻了,也学会了观察。有个别同学还别出心裁地画出了“卡通”形象的蝗虫,虽然形象有些夸张,但明显看出,他们抓住了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有三对足,两对翅,足和触角分节。

7

我们来表演

学习《血细胞》的内容后,我们设计的作业是这样的: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课本剧的创作与表演,用自己的行为展示出各类血细胞的功能。

完成作业时,孩子们分工协作,甲扮演红细胞,乙扮演白细胞,丙扮演血小板,有的孩子为了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还找来红粉或白粉进行化装。

为了使表演更好,更能被认可,参演同学往往对课文内容进行再三的研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游戏创作与表演,自然不再需要专门进行抄写和背诵。

(郑心合)

8

采访走访

例如,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我就让学生做了这样的作业:

用三天的时间,走访老人,和他们谈一谈“裹足”“小脚”,然后写一篇采访报告。

结果,学生的作业出人意料的好。

这样,作业不仅仅是一个载体,它还给学生一个支点,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材料来展示他们的潜能,使学生和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产生互动。学生不仅从中获得和放大了许多的知识信息,还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这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啊!

9

无限趣味这样加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胜心强,抓住这一特点,可以在作业中添加一些趣味,融入情景,吸引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完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主动接受作业。

如在四年级“年、月、日”教学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题:

下面是小马虎写的一则日记,让我们来当一回老师,帮他批阅一下。

2003年2月29日 晴

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早上18:00就起床了。爸爸妈妈也早早地起来了,为我准备生日。妈妈从早上7:00到中午11:00一共5个小时一直忙个不停;爸爸早在7天前(2月20日)就给我准备好了生日礼物。晚上,我们一起庆祝,今天,我真开心!

又如在五年级“数的整除”教学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一个题目:

为了方便和同学们联系,现在我把我的电话留给大家:138□□□7□7□□。从左往右依次是:

第一个□里的数字既有约数3,又是6的倍数;

第二个□里的数字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

第三个□里的数字是最小的质数;

第四个□里的数字既是奇数,又是质数,还是6的约数;

第五个□里的数字比所有的自然数的公约数少1的数;

第六个□里的数字是5的最大公约数,又是5的最小公倍数。

然后,把你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也设计成这样的谜语。

10

别忘了,调动身边的生活资源

我们的数学作业也可以应贯穿在大量数学实践中,让学生少做题,多动手,多实践,多运用,在大量的数学实践中让知识得到升华。

如学习了“简单的数量关系”后,可以布置这样一道作业题,每人发一张购物记录卡,如下图: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张购物卡,和家长一起去买一样东西,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完成(家长不能代替学生完成),这样使得学生首先要考虑买什么,了解该商品的单价;然后确定所买的数量;再用所学知识算出要付的钱……整个购物过程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11

不注重能力的作业,都是假作业

1.读图画图的能力

我想让孩子不断地体会到“我画一画图,这个数学问题就变简单了。”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数学课堂作业本上有一道打了*的题目:

这道题难度超出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的学习要求。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作业:

有的孩子借助直观图象,甚至提炼出了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而在计算教学中,则让孩子画出答案。一般的计算课上,老师都会非常重视算理的理解,但到了课后巩固的环节,就只布置技能训练和用计算解决问题的练习。其实,不妨让孩子来连一连画一画,把答案画出来。

【作业内容】

72÷3、35÷2你会笔算吗?笔算的每一步是什么意思?可画图表达。

2.推理分析的能力

推理分析能力的培养,重在“举例证明”、“比较分析”,离不开“数感”、“模型思想”、“运算能力”等数学能力的逐步养成。如计算中的发现,可以举例证明。

【作业内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你觉得商是几位数?为什么?请举例证明。

孩子通过举例【2份作业】的方式,将自己的发现进行了清楚有序的剖析。这样的作业,不仅进行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训练,更培养了孩子有序思考、推理剖析的能力。

如数学问题的结构,可以比较分析。

比如在孩子们学了“周长”后,布置这个作业——

长方形长10厘米,宽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请你将它设计改编成一道有难度的题,并说明比以前难在了哪里。

学完面积后,布置这个作业——

“用一根长30厘米的铁丝折成长方形,已知长方形长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厘米?请把它设计成一组一步一步变简单的题。每一步简单在哪里,请标注一下哦。”

这样的问题分析多了,孩子就能更清楚地理解数量关系,把握这类数学问题的特征。

12

题做错了?这可是很好的作业资源

批改课堂作业时,遇到题数不多,如一页只有四五道应用题时,就可以试试只评定其做对题的数量,而将“找错、识错”作为第二次作业,就是常见的“找错”探究作业,找出来后还要写写自己找的“艰辛”历程。

孩子第一次摘录错题时,需要明确“摘录错题—分析错因—改正错题—我的体会”这一错题反思顺序。

遇到集体出错较多的时候,可以布置错误分析类作业,让孩子们把三四个典型错题出来,一道一道分析错因,或者做成错题卡。

有时,也会遇到能将错就错的状况,如两位数除法“不成功的试商情况”,让孩子在探究中发现利用“不成功的试商情况”快速找出“准确商”的秘诀。

13

编卷子,你来当出题人

我们都知道命题编卷是件难事,自己都吃力的事情让孩子来做,会不会费了心力还没什么好“结果”。

其实,孩子们猜题编卷和教师命题的目标指向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为孩子指定选题资料,如数学书、作业本、数学报等;可以帮孩子择定题型和题数,如第一大题是填空题,要10个小题,每题1分;可以让孩子命题完毕再做完批改完,而我们只对照真正的练习卷看他们“猜题”成果如何,比如猜对1题(以解答思路为核对标准)积1分等。

四年级的孩子已经能编出相当精彩的卷子了,对于特别认真书写和设计的孩子可以展示鼓励。

也可以让孩子“自主复习梳理”知识,但需要帮中年级孩子设定栏目,如“难题岛”、“错题屋”、“心得小记”等。

以上可以看出,一份“有质量”的作业,除了老师会布置,学生爱做之外,同时也应该使学生受益无穷。

那么以上13个作业形式,你用过哪一个呢?也欢迎继续分享你的独特作业设计哦~

- END -

文章素材整合自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 | 田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