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的形状像一个袋子,其位置并非完全固定不变,会随着体位、进食等情况有所变化,胃大部分主要是位于左边,即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右腹上区。胃的上端连接食管,下端连接十二指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出现胃痛等症状,疼痛位置可能不局限于左侧,有时也会放射到其他部位。
体表位置
胃上界大约在左侧乳头下方,左锁骨中线内侧,当胃空虚时,其位置相对较高,当胃充盈时,可延伸至脐部或脐下,会向右季肋区延伸一部分。一般可以通过在左上腹进行触诊来初步感知胃的大致位置。
解剖位置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位于食管和十二指肠之间。胃的上端为贲门,连接食管,贲门的位置相对固定,在第11胸椎左侧。胃的下端是幽门,连接十二指肠,幽门位置较灵活,大约在第1腰椎右侧。胃的前壁右侧部分与肝左叶相邻,左侧部分与膈相邻并被左肋弓遮盖。后壁与胰、横结肠、左肾和左肾上腺等器官相邻。
功能1、储存食物:当进食后,食物会先在胃中停留,胃的肌肉层可以舒张,使胃能够容纳较多的食物,避免食物快速进入小肠而造成消化吸收系统的负担过重。
2、机械性消化:胃壁的肌肉通过蠕动来搅拌和研磨食物,这种机械运动可以将食物磨碎成更小的颗粒,使其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便于后续的化学性消化。
3、化学性消化:胃黏膜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胃蛋白酶原等成分,胃酸可以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质,对食物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胃液还有杀菌作用,可以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部分细菌。
胃的日常保养饮食规律:每天尽量保持固定的用餐时间,每餐食量也要适中,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做到少食多餐,可以减轻胃的消化负担。良好的进食习惯: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为宜,还要避免边吃饭边喝水,以免稀释胃液,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合理膳食: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水果,像菠菜、苹果等。要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例如辛辣食物、过冷或过热的食物,这些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