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在刘备集团内部实力最为强悍的就是荆州派系,它一直压制着益州派系以及东州派系,他们本身就存在着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如果刘备对于荆州被袭无动于衷,这不但会寒了荆州派系臣子的心,还会让其他两个派系趁机打压荆州派系的势力,由此引发蜀汉的内乱,所以刘备不得不表态,通过出兵东吴稳住荆州派系同时再缓和三大派系之间的矛盾。
为弟报仇并维持仁义的人设。关羽在刘备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不但是刘备的二弟,更是刘备的得力大将,两人同甘共苦了那么多年的岁月,早就积累了无比深厚的感情,就是这么一个重要之人却惨遭东吴的迫害,试想这种仇恨如何不深切?
不仅如此,刘备在还没有起家之前就一直倚仗着仁义的人设来笼络人心,倘若他对自己义弟关羽的死无动于衷,那全天下人都会认为他之前的一切仁义都只不过是伪装,这不但会严重损害他的个人形象,甚至还有可能引起手下之人的不满与反叛,所以为了维持自己良好的人设,刘备必须发动夷陵之战一雪前耻。
轻视陆逊。关羽被杀后,刘备集团的实力虽然被大大削弱,但至少还有魏延、马超、张飞这种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将;再看看东吴集团,在周瑜、鲁肃吕蒙等大将相继过世之后,他们的底蕴也慢慢被掏空,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帅才,而继任的陆逊看起来不过是个百无用处的书生,既没有什么名气也没有什么功勋,身经百战的刘备难免会对其有轻视的心理,这也是他果断发动夷陵之战的原因之一。
年事已高。在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刘备已经六十多岁了,这对于古人来说可以算得上高龄了,通常来说他没有多长时间可以活了,这让他如何能静下心来潜心谋划匡扶汉室的事宜?如果不搏一搏,或许刘备永远也没有机会实现自己毕生的梦想,所以为了完成自己早年的愿望,也为了给自己的儿子刘禅开创一个良好的局势,他最后还是发动了夷陵之战。
东吴与蜀汉只不过是貌合神离。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看似目观短浅,实际上他比诸葛亮更具有政治眼光,樊襄之战后刘备彻底看清蜀国与吴国的关系,他们能够暂时彼此依靠,却一直不希望对方做大,所以会想方设法地牵制对方,刘备认为与其保持着这种尴尬的局面,倒不如搏一搏将东吴吞并,然后再全力对付曹魏,而且他也相信有魏延镇守汉中,没必要担心魏国偷袭。
荆州的战略地位。在我看来,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夺回荆州,这是因为荆州有着无比重要的战略地位。
首先东汉末年,各地时局动荡不堪,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刘表治下的荆州却是一个例外它对内相对稳定,对外又没有什么出兵征讨的机会,因此成为了全天下许多人才避难的圣地,再加上连年的休养生息,荆州的经济相当的富庶,可以供养无数的人口与军队,如果刘备拿下它将得到很大的帮助。
其次荆州位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交界处,还处在长江的中游地区,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刘备如果得到它,就有可能实现当初隆中对的野望,向北发兵可以攻打宛洛,向东沿江又可直取江东,可以说极大地掌握了进攻的主动权,十分有利蜀汉地盘的扩张。
再者,荆州本身就是一处易守难攻的防守宝地,它拥有着长江这样的天然屏障,周围还有连绵不断的山脉作为掩护,这几乎使它固若金汤,敌人要想攻下来往往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如若拿下此地刘备的实力岂不是能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刘备有着不得不攻打东吴的诸多理由,而实际上倘若他没有遇上巅峰时期的陆逊,这场战役的胜负还犹未可知,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如果,只剩下让人难以接受的结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